首页 > 工程 > 内容页

京城国际教育“变局2023”的AB面:数量增减、繁荣震荡如“平行宇宙”

2023-08-31 03:58:02 来源:顶思TopSchools

新学期,北京多区迎来新校,这其中,既有公立国际部开设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有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当然更有一零一、人大附中、十一这些京城牛校跨区扩张。作为中国国际教育发展的高地和标杆,北京在政策制定和学校规划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当新学期的钟声响起,我们在北京的国际教育江湖中看到了什么?

01 A面:公立国际部大翻身,公立校扎堆“上新”

先看看大翻身的公立国际部,和顶思2022年的统计数据相比,今年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都迎来上涨,并且和去年“瓜分中考落榜生”的局面不同,今的中考后加试名额减少,同时加试门槛提高,似乎供给端的增量并没有带来需求端的解放。

总体上,2023的中招,北京22所公立国际部招生2270人,占北京市普通高中总体8万招生规模的比例约为3%。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较去年增加了80人,增量分别来自于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23年新建国际部,招生50人)和汇文中学(扩招30人)。


(资料图片)

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北京的公立国际部的发展动态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2022年7月,创办于2005年的老牌公立国际部二十五中终止中加英文高中教育项目曾轰动一时,再加上十二中国际部转民办国际化学校,人大附航天城学校国际部暂停招生,联想起2014年北京市教委就曾发布过不再审批新的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消息,市场情绪一度稍显悲观。

但从2023年的情况来看,似乎公立国际部又有了大动作。5月份,北京一天发出了9张“办学许可”,其中就有6个公立国际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了继续办学的审批,此外,北京还迎来了位于房山的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首开国际课程。

紧接着,7月3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同意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与加拿大河景中学合作举办中加高中课程项目的批复。项目将于2024年至2026年间招生3届,每年招生60人。

不仅如此,在大湾区异常火爆的DSE课程也走进了北京日坛中学,让香港高中课程走进了这所市示范高中。

此外,在《北京市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及其中期调整文件中,我们还能看到未来公立国际部的增量来源。如清华附中昌平学校、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北京中学东坝校区以及一零一中学怀柔科学城校区(2023年开学,未来将开设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等,这些学校都将成为北京未来新增公立国际部的生力军。

而既然提到十一、一零一,就不得不提这些公立名校在发力国际课程项目的同时,也在用自身教育资源为首都基础教育提质增效。8月份,十一学校通州实验学校、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北京第五实验学校科技园校区、人大附中中直配套学校、一零一中昌平实验学校……各区通过引进、改扩建等方式实现优质公立教育资源的密集“上新”。

当然,国际课程项目在北京的发展还不止公立高中的国际部,在5月份密集发出的许可公告中,还包括一个公办的中职项目,即北京市商业学校与维也纳总商会模都尔旅游学院继续合作举办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项目。

总而言之,2023年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几年,作为国际化教育“标杆”的北京,公立教育资源依旧是绝对的增量主力。

02 B面:民办国际化学校继续“减量提质”

除了公立国际部,民办国际化学校经历了什么?我们不妨以2022年1月作为一个时点,简单看看在这之后的民办学校发展情况。

2022年1月北京市发布《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里明确:完成“公参民”学校治理等各项民办中小学治理任务,确保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内,各区控制在15%以内。加强发展素质教育、教育发展状况和发展质量的督导、评估与监测。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合并、转公、关停、更名……这些我们现在熟悉的字眼就开始频频出现。

1.更名,从“头”开始新篇章

2022年3月29日下午,清华附中国际学校公众号宣布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这也是北京首个摘掉了公办校名的民办学校。2023年5月4日,学校再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探月学校”。

2022年4月12日,北京市海淀国际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外国语藤飞学校”,这是北京首例去掉“国际”的民办学校。

2022年4月18日,将正式由“哈罗北京”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礼德学校”,是北京市民办学校去校名“外语词”的一例典型。

根据顶思的不完全统计,各类更名的民办学校已经达到了24所,且数据仍在增长中。

2.联合办学,资源整合后的共赢

上文中两次更名的现朝阳区探月学校也是一个典型例子,2022年7月,探月从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手中接过了原清森学校的教育教学与运营管理,两校即实现了“携手”与“合并”。探月入局后,在师资、教学体系、校园环境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

除了这对组合,作为北京国际学校分布最为密集的朝阳区还迎来另一对组合——达罗捷派与北京BISS国际学校,同样也是在22年7月,两校正式开启合作。北京BISS国际学校高中部新增了来自达罗捷派的CCSS+PBL创新课程。

而在此前的6月,同为教育强区的海淀,也见证了海淀青苗和领科北京的携手,两大国际教育品牌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了“青苗领科A Level 中心”。

3.关停or转公,减量发展之路

上文已经提到了北京早在2022年1月就将5%的政策红线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任务中。在规范发展的方法上,关停和转公就是减量的两个方向。就在文件出台后的2月,昌平区的新东方双语学校就宣布小初部停止办学,用补偿款和协助转学的方式结束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运营。而从政策角度来看,北京尚有存在资质问题国际高中,未来如果无法解决合规运营问题,势必也将无奈停止办学。

此外,减量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民转公。有不少民办校转型为公办学校。比如,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华实验学校、理工附中分校等4校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转为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民大附中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分别转入由大学举办的民大附中和北大附中这2所公办校。

结语

尽管总体上民办学校进入减量提质的新周期,但我们依然能看到在建或规划中的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在昌平、顺义这些“新贵”区域,仍能从各类媒体报道中瞥见他们的身影。而根据顶思最新数据,北京以125所国际化特色学校的总量居于全国各城市第二。这当中,除了顶尖的一梯队公立国际部,也涌现了很多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在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他们是北京国际教育发展的一张张亮眼名片。虽然未来仍将面临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教育的国际化和提质发展始终是前行的方向。

作者 | Andy

运营 | 天悦

栏目介绍

行业观察:以详尽的数据、热点事件、独特的观点,丰富的维度,洞察国际教育行业最新趋势。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