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杜苏敏
(相关资料图)
8月23日晚,国内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000661.SZ)披露2023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68亿元,同比增长5.77%;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91%。
这是长春高新自2015年以来,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首次跌至个位数。业绩增速放缓实际上在一季度。半年报显示,长春高新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78亿元,同比减少6.63%;实现净利润8.57亿元,同比减少24.71%;二季度则实现止跌回升,营业收入33.90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归母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增长33%。
长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是东北地区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产销,辅以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服务业务。因旗下生长激素产品的毛利率常年比肩茅台,长春高新也被冠以“东北药茅”的称号。
长效生长激素收入增长70%
目前,长春高新旗下三家核心医药企业金赛药业、百克生物以及华康药业构成公司业务板块的三大经营主体。其中,金赛药业主营生长激素,因常年为长春高新贡献超80%的营收,也是重要的利润来源,素有“利润奶牛”的称谓。
金赛药业旗下生长激素产品分为粉针剂(赛增)、水针剂(赛增)、长效水针剂(金赛增)。此外还有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及儿童营养品,如注射用促卵泡激素(金赛恒)、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金赛捷)等。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间,金赛药业实现收入51.3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83.32%,同比增长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97亿元,同比微增0.3%。
长春高新最受外界关注的产品为生长激素,也俗称“增高针”。近年来,近视防控、牙齿矫正、打生长激素被称为养娃“败家三件套”。其中,打生长激素给家长带来的焦虑最多,因治疗费用高昂,每个儿童每月费用在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而且一般需要连续多年注射,社会对生长激素降价呼声很大。
8月24日,长春高新内部人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赛药业一季度业绩受疫情影响下滑,单看二季度其实还是可以的。而二季度生长激素产品的放量情况也并未受集采影响。”
此前,长春高新曾就一季度业绩下滑作出解释,称子公司金赛药业为应对去年3月份的特殊情况,当时曾向全国紧急发出了6个多亿的产品,努力确保产品市场供应;同时部分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当时无法正常支付,形成了去年一季度相关业绩数据基数较高的状态。受此影响,金赛药业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25.73%。
没有了疫情因素的干扰,二季度生长激素产品继续放量。
据上述人士提供的资料显示,2023年上半年,金赛药业进一步加大长效生长激素产品销售推广力度。报告期内,长效产品收入增长30%,其中第二季度长效产品收入增长70%,使得长效产品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目前占比28%左右。2023年上半年儿童营养品实现收入9000多万元,同比增长400%多。2023年第二季度促卵泡素产品收入增长近70%。不过,长春高新方面并未披露金赛药业二季度业绩的具体情况。
集采方面,前述资料里也提到,从以往情况来看,已经落地实施集采的广东、河南、河北等部分省份,2023年上半年相关产品的收入增幅高于公司整体生长激素产品的收入增幅,基本实现了以价换量的目标。
而市场和投资者似乎也已对生长激素集采“脱敏”。7月27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官网发布的《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四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公告》显示,金赛药业粉针剂共报量19.11万支,水针剂共报量4.27万支。7月28日,长春高新股价未跌反涨,涨幅达3.55%。
图源:图虫网
医药反腐影响需持续观察
其他子公司方面,据半年报披露,百克生物实现收入5.6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华康药业实现收入3.5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19亿元。高新地产实现收入0.9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05亿元。
其中,百克生物主要从事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今年年初,百克生物取得带状疱疹疫苗药品注册证书,并于4月启动接种,成为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带状疱疹疫苗。据百克生物透露,2023年上半年,已有近20个省份完成带状疱疹疫苗的准入工作,并陆续实现销售和接种。受此影响,2023年上半年,百克生物的营收同比增长26.9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39%。
西南证券研报曾指出,在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疫苗获批之前,中国地区仅有葛兰素史克生产的Shingrix已上市销售,前者在国内获批的年龄段为40岁及以上人群,相较于GSK的50岁以上人群范围更广。目前国内40岁以上人群约7亿人,带状疱疹疫苗渗透率不及1%,
西南证券认为,考虑到百克生物的定价更低,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的老年人群来说渗透率提升速度更快。
不过,百克生物当前5.60亿的营收占长春高新总营收的比重仅为9%,距离成为第二增长极仍需时间。
自7月底中纪委启动全国医药反腐以来,风暴席卷整个行业,药企销售费用指标也受到行业关注。据媒体统计,2022年在A股有完整年报数据可查的366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共花去了2465.55亿元的销售费用,总体营收为12371.36亿元,平均销售费用率19.93%。366家药企的销售费用的平均数中位数约为22%,62%的企业销售费用率占比在30%以下。
2023年上半年,长春高新销售费用为17.67亿元,同比增长0.26%,销售费用率为28.64%,高于医药行业平均销售费用率。此外,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上半年,长春高新的会议费为1.15亿元,同比增长40%。对此,前述长春高新人士解释称,主要是今年2月份防控政策优化后,相关会议逐渐恢复正常。“以前因为疫情原因,有些会议是线上召开的。”
对于近期业内普遍关注的医药反腐问题,该人士表示,医药反腐政策对于公司业务的影响需要持续观察,“不过可以看到,目前国家也在做一些调整,如正常的学术会议该开还是得开。”
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中提到,医药行业的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经验分享、促进医药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开展的学术会议和正常医学活动是要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的。需要整治的是那些无中生有、编造虚假学术会议的名头,进行违法违规利益输送,或者违规将学术会议赞助费私分的不法行为。
国家卫健委同时强调,加强医药领域反腐工作是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医药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集中整治工作将根据总体安排,持续推进,加大对工作的指导调度,加大对典型问题处置及通报力度,确保整治工作成效。
截至8月24日收盘,长春高新股价报收139.58元/股,涨幅达7.58%,总市值为546.82亿元。